【编者按】工业物联网带来的变化是指日可待的,蜕变必定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又必然经历阵痛,而能解决这种阵痛的必然是超高的思维力,伴随着物联网的发展,这些问题必将得到进一步的解决,物联网将迎来一个爆发期。
工业物联网带来的变化是指日可待的,所有的蜕变都需要一个阵痛期。
传统制造业正处于一个转型期,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是工业物联网和智能制造的核心技术,正从各个方面改变着传统制造业。伴随工业物联网持续推进,传统制造业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主动尝试和采用新的自动化技术来迎合多变的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成为发展必然。工业物联网的时代正在到来,预计2023年,工业物联网将为全球经济价值增加14万亿美元。
然而,许多企业仍然在使用手工、笔和纸的方式来处理库存、运输、工人安全和其他工业流程。那么,他们为什么不采用物联网解决方案呢?
工业物联网实现的两大阶段
第一阶段是实现“机器与机器对话”,即现场设备的联网和底层数据的采集两个环节。在企业能够进行数据分析、建立模型之前,工厂内的软硬件基础设施还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首先,工厂的及其都能够与工厂内和其他远程地点的所有其他机器和设备互相通信,并进行大量的数据交换,这是所有后续环节的基础。
目前,大部分企业仍处于这个阶段,实现现场设备互联互通,同时确保数据和信息沟通的准确性、可靠性、完整性和及时性,这是工业物联网的基础,也是工业企业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在很多工厂中,已有的自动化设备,比如驱动器、传感器、仪表等都已经使用多年,甚至十几年,企业用户不会推到重来用新设备来替代已有设备,而都会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扩充已有设备的通信能力。
第二阶段是实现数据的价值输出,即数据的存取、分享和价值输出。对企业而言,在解决了如何搜集数据的问题后,数据的存取和利用是接下来更为重要的问题。客观来看,工业企业内部的业务逻辑并没有标准化,自动化水平也不同,并不能用一套通用软件平台来解决每家企业的问题,都需要定制化的软件开发,这也需要工业企业用户有更多的资金投入。目前,很多工业技术厂商都已经推出了自己的工业物联网解决平台,如IBM的Waston,GE的Predix等等。
我国工业物联网的问题
一是基础支持力量薄弱
现阶段,我国在传感器关键技术、计算机系统设计技术、通信网络技术等物联网共性技术方面滞后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无法为我国的工业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是人才资金支持需要提升
目前,我国工业物联网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在技术研发、企业培育、产品推广等方面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目前我国的资金支持仍局限在国家科技计划,资金总量和资金的覆盖面有限,限制了我国工业物联网的发展。
三是产业尚处起步阶段
《中国制造2025》中指出,我国制造业正面临信息化程度不高,与工业化融合程度不够的现状。当前,我国制造业大多数企业信息化水平处于初、中级水平,信息化覆盖的部门较窄,企业内部系统处于割裂状态,我国仍处于工业物联网发展的起步阶段。
四是中小企业面临困难
在工业物联网的应用推广过程中,大型企业凭借自身的规模效应和雄厚的资金支持,能够突破成本的限制,真正将工业物联网应用到实际生产中。然而对一些中小型工业企业来说,传统的系统集成、定制开发的理念无法应用到中小型企业中,工业物联网建设成本过高。
企业不愿意用工业物联网的原因
问企业为何不愿意用工业物联网呢?
第一,怀疑新技术
这一问题的部分原因是,太多数供应商兜售的技术并不像广告宣传的那样有效,而相当多的最终客户只有在进行了大量购买并使用后才发现这一点。这种经历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惨痛的教训,因此,当新技术出现时,难以再建立信任。
这个问题通常可以通过正确的演示和系统验证来解决,但这需要时间和精力。这也意味着一些特别谨慎的企业可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尝试工业物联网解决方案。如果他们以前被糟糕的技术伤害过,那就很难责怪他们。
第二,预算和推迟
有的时候,终端客户只是对工业物联网的想法说“不”,还有些时候,他们说“现在不行”。一方面,可能只是初始成本太高了,毕竟,价格是物联网领导者最关心的问题,但是,有些企业每年也只有一两次重大决策时机,所以如果您错过了——即使最终客户喜欢您提供的产品——您也可能要等几个月。
从小处着手,随着时间推移逐渐积累,这通常是可行的。这使客户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以较小的预算在自己的企业验证这项技术。不过,这也往往会让相当多的项目停留在早期阶段。
还有一个问题,每项技术都有早期的采用者,但并不总是容易找到他们。大多数企业在采用新技术方面相当缓慢,并且等待其他企业先采用。(来源:物联之家网)把它想象成计算机升级:明年市场上将会有更好的处理器或更流畅的显卡,所以我现在可以推迟升级,不是吗?
很容易发现同样的思维模式也发生在工业物联网上,因为明年肯定会有更新的技术。最终客户通常需要清晰、直接的投资回报来克服这一障碍,因此,如果您的工业物联网解决方案无法提供这些,它可能会被搁置。
第三,缺乏企业认同
这也是工业物联网项目经常被推迟的另一个原因。企业高管经常需要将技术调查委托给他人,这并不奇怪,高管们并不一定缺少做出决策的技术敏锐度,他们可能只是缺少时间。因此,评估的时间会很长,或者项目中途频繁叫停。
企业对工业物联网项目的支持通常归结为内部政治。毕竟,高层决策者必须让他们的现场工作人员、IT专业人员、创新团队、安全人员和其他所有人在工业物联网(IIOT)解决方案中获益。让每个人都同意往往比较难。
让事情变得更加棘手的是,工业物联网解决方案通常涉及很多方面。可能有硬件或传感器供应商、软件合作伙伴、软件集成商、另一个或两个软件合作伙伴等,以使最好的新解决方案发挥作用。随着解决方案提供商越来越多地谈论物联网标准,这会使事情越来越简单,但这并不是一夜之间就能解决的问题,而且许多最终解决方案的复杂性使得很难获得企业每个人的支持。
还有技术集成问题
物联网领导者更关心集成和执行,而不是成本,这是有充分理由的。许多最终用户也都不知道如何做到这些,这也是对工业物联网持谨慎态度的明智理由。(来源:物联之家网)要从新技术中获得最大价值,这需要巧妙、合理的集成,如果执行不当,整个工业物联网项目可能就会废掉。
工业物联网带来的变化是指日可待的,所有的蜕变都需要一个阵痛期,科技的前沿尤其需要用高的思维力来减轻这一阵痛,随着物联网的深入发展,面临的问题将会得到进一步的解决,为物联网的发展迎来一个爆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