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2-12来源:迈肯思关键词标签: 小机箱显卡
面对这一结局,相信所有人和小编一样,没有欣喜也没有悲伤,只有痛定思痛,把目光投向中国的芯片产业,正如百度公司董事长兼CEO李彦宏所说的,在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一直依赖进口的###芯片,这是一代IT人心中永远的痛。李彦宏乐观估计,在人工智能时代,情况将会发生改变。
李彦宏之所以如此乐观的估计,是因为相比与国外水平相差十余年甚至更多、在追赶巨头时遭遇生态壁垒等诸多阻碍的传统芯片行业,AI芯片行业显然并无“输在起跑线”的压力,在这一全##的赛道上,中国有机会逆风翻盘。
何为AI芯片
目前对于“AI芯片”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简单来说:AI芯片指的是专门针对AI算法做加速处理的芯片,专门用于处理人工智能应用中的大量计算任务的模块(其他非计算任务仍由CPU负责),当前,AI芯片主要分为GPU、FPGA、ASIC。
AI芯片该使用什么方法原理去实现,目前仍然众说纷纭,这是##技术的特点,探索阶段百花齐放,这也与深度学习等算法模型的研发并未成熟有关,即AI的基础理论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空白。
与传统芯片迭代速度相比,AI算法迭代更快,针对##算法的需求、神经网络算法的共性基础,要把它快速地放到芯片上。在处理人工智能计算时,AI芯片相比传统处理器性能强、功耗低。但是,现在还不存在适用所有通用算法的AI芯片。
麒麟970之所以敢叫自己“AI芯片”,主要的就是集成了寒武纪的NPU(Neural-NetworkProcessingUnit)神经网络处理器。麒麟970的出现,让AI在手机端开始由软到硬地落地,是人工智能进一步产业化落地的一个典型代表。
AI芯片领域百舸争流
以CPU为代表的通用芯片垄断时代已经过去,AI产业已经产生了##需求,除了传统芯片巨头,初创型AI芯片企业、互联网巨头谷歌、##能源汽车科技公司特斯拉、社交网络鼻祖Facebook也纷纷开始涉足芯片。一时间,##老力量同台竞技,AI芯片行业呈现百舸争流的局面。
2017年11月6日,中国科学院携手寒武纪科技公司,在北京发布了三款##一代人工智能芯片,分别为面向低功耗场景视觉应用的寒武纪1H8,高性能且拥有广泛通用性的寒武纪1H16,以及用于终端人工智能产品的寒武纪1M。2018年5月8日,寒武纪创始人兼CEO陈天石发布了其##产品,寒武纪1M智能处理器芯片及首款云端智能芯片MLU100。这两款产品的发布,也意味着寒武纪成为中国同时拥有终端和云端智能处理器产品的公司。
2018年7月4日,百度CEO李彦宏在2018年百度AI大会上宣布推出由百度自主研发的中国首款云端全功能AI芯片——“昆仑”。“昆仑”是中国款云端全功能AI芯片,也是目前为止业内设计算力高的AI芯片,它的运算能力跟基于FPGA的##AI加速器相比,性能提升了近30倍。